您当前的位置9/span>首页>>文明旅游>> 内容
新北孟河:特色猴灯进校园 唱响非遗新活劚/td>
发布日期?022-02-25 来源:常州日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大?/a>導/a>【/td>

  2?9日,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新北区孟河镇万绥小学操场上却一派热火朝天。伴随着锣鼓声声,一出万绥猴灯的精彩大戏热闹开场

  只见十多只“小猴子”,戴着猴面面具、身穿黄色猴衣、扎上白色头巾,跃然而出。在万绥猴灯第十六代传承人巢国成的带领下,“小猴子”翻跟头、倒立走、喜鹊步,跳上“大猴子”身上叠成“宝塔”,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情,令人忍俊不禁。“小猴子”的扮演者是万绥小学的学生,“大猴子”则由白兔墩村老一辈的猴灯传承人扮演、br />   巢国成介绍,万绥猴灯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由人扮成猿猴状进行表演的一项文化活动,集传统舞蹈、杂技、武术等于一身,曾是万绥及周边地区百姓春节期间一项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由万绥白兔墩村巢氏家族代代相延至今?009年成功申报省非遗项目、br />   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万绥猴灯也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一度在上世?0年代中期中断。为了让万绥猴灯焕发新生,近年来孟河镇走出一条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子——“非遗进校园”,通过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现非遗传承与青少年教育的有机衔接、br />   2012年,原孟河镇文体站联合万绥小学开设传习所,每年从该学校二到六年级的学生中选拔出二三十名学生,作为“小猴子”的培养对象。二年级入队,训练两年,四年级参加演出,六年级离队。如今几十人的队伍里,“小猴子”打头阵,数量上也要多过“大猴子”,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还是要由“大猴子”来完成、br />   如今的万绥猴灯,万绥小学全校600余名师生人人会跳、个个能舞。学校还设立了校本课程《万绥猴灯》,运用文字、影像等原始猴灯资料作为教学资源,搭建各种活动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非遗展演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孟河镇当地东岳庙都会举行一场庙会。此时,万绥猴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侯正 徐蕾 殷琦(br />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