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9/li>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9/td> 2021-08-30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9/td> 欠/td> 字体9/td> [?/A>?/A>導/A>] 视力保护色: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不span>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呉/span>

—?021平/span>8朇/span>25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三/span>

帷span>州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主任陈荣干/span>

主任、各佌/span>?span>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前段时间,我委在常委会副主任蒋自平带领下,召开亅span>市有关涉农部门座谈会+/span>结合乡村振兴评议,赴各辖市区、部分乡镆/span>+span>对全市上半年以来农业农村工作不span>发展情况进行亅/span>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span>

一、基本情

上半年来,市政府及其涉农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寻span>,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注重抓好规划引导、项目投入、政策保障、防灾减灾,农业农村发展态势呈现出持续向好局面、/span>

(一)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倻/span>97.1亿元,现价同比增镾/span>9.8%;农林牧渔业增加倻/span>58.78亿元,现价同比增镾/span>8.7%。全市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18313.3元,同比增长14.7%,城乡居民收入比收窄丹/span>1.839/span>1、/span>

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墝/b>、/span>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盉/span>‛span>四增“/span>,全市夏粮播种面?/span>55.2万亩、亩?/span>340.3公斤、总产18.8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5.2%?/span>5%?/span>21%。生猪生产全面增长,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6.7万头,同比增功/span>77.7%,上半年出栏生猪15.2万头,同比增功/span>141.3%、/span>6月底全市家禽存栏966万羽,同比增功/span>4.9%,上半年出栏家禽1500万羽,同比略墝/span>、/span>

二是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span>实施市级‛span>双百“/span>提质工程,强化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培育工作,全市培育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61家、示范农民合作社605家。培育各级农业龙头企丙/span>375家,其中49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额(交易额(/span>474.7亿元,同比增镾/span>23.8%、/span>

丈/span>?/b>新产业新业态稳步发屔/span>、/span>全市上半年休闲旅游农业游客接待量突破650万人次,综合营收22亿元。实施智慧农业发展三年行动,完成农业大数据二期建设,推进‛/span>互联罐/span>+“/span>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市上半年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辽/span>31.6亿元。开屔/span>‛/span>百名现代农业精英人才“/span>不/span>‛/span>龙城英才农业乡土人才“/span>培育,全市上半年培育省级高素质农氐/span>1431人、/span>

(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

一是组织有力、/span>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按?/span>?+8+3“span>的工作框架体系,建立了以全市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为框架的全市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今年6朇/span>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span>形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span>

二是措施扎实、/span>采取部门协同、定期报告、现场督查、专班运作、第三方明察暗访等手段,将乡村振兴纳入市级督查。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span>

三是亮点纷呈、/span>首批‛span>两区十点“/span>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全面完成主体核心区建设,14个示范点完成揭牌仪式+/span>20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特色田园村庄+/span>1220个村庄建成美丽宜居乡村;水稻、生猪、家禽、河蟹、青虾等区域育种集群构成独特的常州种业现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运/span>70%;承担了一批省级、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工作,武进区‛span>三块?/span>“/span>改革试点经验被写入新土地法;农业装备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等、/span>

四是基础稳固、/span>坚持党建引领,配齐配强基层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全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A刵/span>“/span>晋档升级管理,开屔/span>‛/span>支部书记讲党诽/span>”‛/span>寻找老支书精祝/span>“/span>等活动。乡村振兴讲堂、学堂、讲习所相继开设,实现道德讲堂乡镇分总堂和村级讲堂三级网络全覆盖,乡镆/span>‛/span>道德讲堂”‛/span>百议堁/span>“/span>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推广。建戏/span>‛/span>全要素网栻/span>“/span>运行体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span>

(三)涉农重点项目进度超

今年确定皃span>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12项,计划总投赃/span>2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赃/span>8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0.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0%,新建项目开工率辽/span>81%。截歡/span>7月底,完成水利投赃/span>14.3亿元,其中列入省考核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戏/span>6.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皃/span>76.8%;新孟河、通济南河、环太湖大堤加固等省级重点工程快速推进;滅/span>湖退圩还湖工程进?/span>60%,满足时序进度要求;2021年计划疏浚农村河遒/span>160万方,完成土斸/span>166.4万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年内计划建设生态河遒/span>26条,进度?/span>75%:/span>‛/span>五好河道“/span>建设,各地申?/span>17条,月/span>15条已完成现场整治工程;全币/span>3742个问题小微水体,已完成治琅/span>1448个,提前完成年度任务、/span>

(四)防灾应急能力不断提

一是防汛防台工作有劚/span>、/span>入汛以来,我市先后经受梅雨期强降雨和?/span>6号台飍/span>‛/span>烟花“/span>考验,其中台飍/span>‛/span>烟花“/span>对我市影响较大。面对严峻风情汛情,市防指连续多天开展会商,加强调度,先后启动防台风三级、二级应急响应和防汛四级响应,并组织7个工作组对辖市区进行督导。在河、湖、库水位普遍上涨至超警超保的情况下,精心布防,准确应对。台风过境期间,发送预警信?/span>1700万人次,紧急避?/span>7200多人,设?/span>30个安置点集中安置2496人,实现了无因台风导致的伤亡,无大面积、长时间受淹、受涝情况,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正常,社会安定有序、/span>

二是气象服务及时到位、/span>建立健全气象、农业、水利、应急、人保、文广旅等部门联系沟通协调机制,为全市重大活动、重要项目、防台防汛、农业生产等提供全方位的气象服务。上半年以来,发布重要天气报呉/span>20期、决策气象服务材斘/span>438期、预警信叶/span>30期,发送气象预报预警相关短俠/span>180余条、/span>

三是应急物资储备充刅/span>、/span>编制《常州市‛span>十四亓/span>“/span>粮食和物资储备专项规划》,制定出台《市本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市本级应急救灾物资协议储备的实施意见》《市本级物资储备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采?/span>‛/span>实物储备“/span>咋/span>‛/span>协议储备“/span>相结合的方式,储备各类物赃/span>7大类50项,总预箖/span>400万元。积极推进中央财政资金应急防疫物资储备,以常州城北库为实施主体,采购17个品秌/span>390余万件物资,共计1082万元、/span>

(五)依法依规行政明显增

《常州市‛span>十四亓/span>“/span>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纳入全市重点专项,发布亅span>《常州市‛span>十四亓/span>“/span>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亅span>《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五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常州市水利发展‛span>十四亓/span>“/span>规划》《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常州市水网规划》,以及河湖水库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等规划项目进展顺利,《常州市‛/span>十四亓/span>“/span>气象发展规划》纳入常州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span>市政府专文印发《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span>十四亓/span>“/span>水情教育基地设立及管理办法》《常州市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指南》,启动《常州市河道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常州市水文管理办法》完成修订起草。《常州市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列?/span>2021年市政府年度立法计划,《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法》被确定为政府规章调研项目、/span>

二、存在的困难与不

(一)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关注、b>一是粮食增产增收难度加大、/span>随着人工、化肥、土地租金等种植成本上涨,消减了粮价上涨带来的部分收益。从种植效益看,小麦种植与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相比效益偏低,农户种粮积极?/span>取span>到影响,粮食生产增产增收难度日益加大。以种植水稻为例,每亩收?/span>1800元左右,种植成本需?/span>1200元,再加上土地租金,最终只能基本维持收支平衡、/span>二是生猪养殖进入亏损期、/span>受产能增加、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生猪出栏价格呈逐月下降走势。如6月中旬,我市标猪(体里/span>120公斤)出栏均价为12兂/span>/公斤,同比下陌/span>70.4%,仅为年刜/span>36.2兂/span>/公斤的三分之一。而作为生猪饲料的玉米、豆粕价格都出现上涨,玉米价格为2.99兂/span>/公斤,同比上?/span>21.1%,生猪养殖户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大部分生猪养殖户进入亏损状态、/span>三是水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增功/span>、/span>养殖户反映,螺蛳、水草、饲料成本明显增加,螺蛳涨幅?/span>200-400兂/span>/吨之间,水产饲料价格涨幅?/span>300-500兂/span>/吨之间,水草涨幅超过一倍,病害防治、池塘水质修复等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涨,水产生产人工工资相比去年增功/span>10-20兂/span>/?/span>/亹/span>、/span>

(二)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b>一?/span>‛span>重建轻管“/span>现象不同程度存在、/span>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建了休闲广场和文娱场所,治理了沟塘和村容村貌,改造了乡镇污水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讽span>施,但许多设施的使用率和运行率并不高+/span>‛span>重建设、轻管理“/span>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span>‛/span>脏乱?/span>“/span>现象时有回潮、/span>二是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健?/span>、/span>虽然各地各部门均已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常态长效管理保障经费压力大,技术保障和村民自觉维护意识等方面也还有不足、/span>

(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有待突破、span>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国字叶/span>农业产业示范名片。目前,常州是全?/span>4个还处于空白状态的设区市之一。今平/span>3月,武进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审核,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不过距离创建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span>

(四(/span>“重生产、轻市场”现象较为突出、/span>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存在对农业重生产轻市场现象,一亚/span>超市、连锁店等对销售本地农产品比重不足,一些大型流通市场如凌家塘等发展困难重重、/span>

三、建

(一)以贯彻落实《促进法》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span>《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已亍/span>6朇/span>1日起正式实施。这?/span>‛/span>三农“/span>工作领域的一部大法,也是关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件大事。立法不易,重在落实。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学习,积极采取措施将《促进法》各项要求落到实处、/span>

(二)以发展乡村产业为根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渔池筈span>的建设和改造,走精品农业发展之?span>、/span>坚持不懈打造大主体大项目,?span>实施农业?/span>区、农企上市、农业品牌、现代种业提升等三年行动计划?span>,集聚各类资源、政策,打造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产品品牌+span>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span>以凌家塘、夏溪花木等专业币/span>场和特色优质农产?/span>为基础,加快打造长三角农产品物流中忂/span>,促进全市中轴枢纽建讽span>、/span>鼓励各类工商企业和金融资本进军乡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span>

(三)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在继续抓好‛span>五区二十五点“/span>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咋span>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同旵span>+/span>加快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span>组织美丽乡村建设“回头看”,制定长效管理和发展机制,确保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span>。加快出台全市农村住房改善政策,启动整镇整村试点+/span>改变“旧房子、空心村、老一辈”的农村居住情况、/span>继续抓好军span>材/span>公共环境和基础建设+/span>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教育、健康、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span>提高善治水平,促进乡村文昍span>、/span>

(四)以实现富民强村为目的,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充分运?span>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span>对符合条件的村,积极推进‛span>政经分开“/span>试点+/span>激活村经济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经营机制;进一步理顺村?/span>“钱财物”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村级提高经营性收入的积极性、/span>鼓励引导开展闲置农房、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span>+span>推动农民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电商等领域创新创业,挖掘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潜力、/span>加强新生代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span>探索出台鼓励“城里人、文化人、有钱人”下乡创业和消费的有关政策措施,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村职业队伍、/span>

(五)以健全完善持续发展机制为支撑,加快推进重要农产品保供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进一?span>提高粮食生产补助力度,有效调动种粮农户种粮积极性、/span>?span>加强市场价格变化行情的监测,根据本地生猪生产和供应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稳定并及时兑现生猪增产保供政策,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通过优化育种、改良饲料配方、数字化管理等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健康发展。要加快常州市粮油及物资储备应急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完整的粮油及物资储备应急体系,进一步提高粮食和物资应急保供能力、/span>

【打印此页【/A> 【关闭窗口【/A> 【返回顶部【/A>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 苏ICP?1203853叶br/>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 邮编?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