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9/li>
关于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9/td> 2014-12-17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9/td> 欠/td> 字体9/td> [?/A>?/A>導/A>] 视力保护色:

关于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

常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9/p>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常州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形成了审议意见(常人办函?014?号)。市政府十分重视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审议意见,分管副市长张云云要求市食安办认真牵头,抓好落实和处理工作。针对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四点意见,我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认真研究,及时在工作中进行了部署落实,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着力提高监管水平,以确保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的平稳和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9/p>

  一、推进体制改革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刵/p>

  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拟在市级层面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归并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辖市(区)层面实行质监、工商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三合一。对进入市场后的食品实行全程监管,减少了分段监管易出现的监管模糊地带。同时推进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配置。二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辖市(区)在市级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当地实际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效解决了一些难点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改革过渡期的食品安全工作。采?ldquo;一事一?rdquo;的方式,解决监管中出现的职能交叉、监管盲区等相关问题。倡导部门配合,增强监管合力,积极推进8个专项工作组的工作,以联合检查、新闻发布、巡查督办的形式,加强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的督查,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率大为提升。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对辖市(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规范了舆情监测、分析和处置程序,大力推动公安、检察院、法院及宣传部门等多部门联动,妥善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办法,规范处理程序,减少流转环节,提高反馈效率。四是着手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贯彻准备,以及机构改革到位后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废止不符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相关文件、制度,保障新机构、新职能的顺利运行、/p>

  二、认真履职加强食品安全监箠/p>

  目前,虽处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过渡期,但各监管部门按照职责,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一是加大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农产品三品一?rdquo;认证工作,全年共组织新申?8只无公害农产品?只绿色食品,续展15只绿色食品。继续提升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以三品一?rdquo;获证产品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推行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有5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基本实现质量追溯管理。同时继续完善开发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全市移动终端监管系统建成并正常运转。二是积极推?ldquo;放心肉工?rdquo;,加强屠宰场规范化建设,推动2家屠宰企业试点冷链配送生猪肉品,督促生猪肉品经营户严格落?ldquo;两证两章制度,同时制订了《常州市区外来生猪肉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我市生猪肉品质量安全监督。三是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实现了监管人员从企业申领许可证到证后监管的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常州市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和食品质量安全专家库的作用。全面实施企业分类、分级、分等的三分监管,开?次联合行政、执法、技术的三位一?rdquo;综合监管现场突击检查,?家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依法立案查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高度重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将其作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共抽检生鲜乳、原料乳粉及成品1014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四是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监管网络,制订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检测制度,科学分布监测点,与全市已建立?16个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监测点签订协议,对食品监测点联络员进行业务指导,构建完善的信息监测网络确保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五是稳步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市餐饮单位全部纳入量化分级管理,其中优秀单位占总数?45户。把小餐饮行业的监管纳入到城市综合长效管理中,围绕卫生许可、健康证管理、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等重点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顺利完成了我市多项重大活动保障、/p>

  三、深化专项整治严打违法违规行丹/p>

  在巩固前期各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严要求促规范、高标准重成?rdquo;原则,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农产品、农村市场食品、肉及肉制品等多项专项治理,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整治重点,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罪行为。一是认真开展各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ldquo;瘦肉?rdquo;、生鲜乳违禁物、兽药抗菌药、畜禽屠宰、农资打假等6个农产品方面的专项整治,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突出了肉品品质检验和无害化治理,严厉打击生猪注水、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食品标签标识?ldquo;大桶?rdquo;质量安全、食品添加剂、小餐饮等专项整治和检查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是突出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用3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了农村食品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对无证无照、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生产经?ldquo;两超一?rdquo;等劣质食品以及农村食品市场久治不愈的傍名?rdquo;?ldquo;山寨食品等侵权仿冒及虚假违法广告行为进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了农村食品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提升了农村食品安全水平。三是结合实际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治理。针对当前豆芽菜生长过程中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豆芽菜生产经营联合执法检查,各地农业、卫生、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检查,对全市豆芽菜生产经营户进行摸排检查,重在加强宣传、规范引导。结合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食安办、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严格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的管理,严格督促学校及周边食品流通经营者落实食品进出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和超过保质期食品、假冒伪劣食品和无照经营食品等违法行为。工商与国检部门联合开展进口食品专项检查,以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着重检查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葡萄酒、橄榄油、休闲食品、茶叶等进口食品,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各监管部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向公安部门移交涉嫌违法犯罪的食品案件,加强了行政执法与刑事衔接,保持了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p>

  四、强化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讽/p>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加强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强化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一是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将食品抽检列入市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完成?000批次的抽检任务,抽样基本覆盖我市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全部食品品种,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7.8%,每2个月在常州晚报和常州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公布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警示生产经营不合产品的单位,引导群众科学、安全消费。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水产品、大桶饮用纯净水等专项监督抽检和监测,针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各相关监管部门在依法处理的基础上,加强研判分析,制订加强监管的措施。二是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连?年开展食品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完成投入3000万元,食品药残、微生物、添加剂、接触材料、重金属污染物、保健食品及食品快速检测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与常州大学联合开展食品检测研究,利用高校科研力量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探索,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加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拟建常州市食品检测中心。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职能归并到同一部门,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相适应的技术支撑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正在制订拟建常州市食品检测中心的方案,整合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原有检验检测资源,协调运用相关监管部门检验检测资源,建成合理规划、共建共享、高效配置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以满足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全过程安全监管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p>

  五、加大宣传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一是加大对监管执法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把提升监管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各类监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分层次、有重点的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生产经营负责人、检验员等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增强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是加大对群众及社会的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各辖市(区)、各部门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宣传教育活动,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食品安全宣?ldquo;五走?rdquo;活动?ldquo;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农村电影放映食品安全宣传片?ldquo;社区天天?rdquo;、食品安全知识有奖竞猜活动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食品相关的行业协会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如葡萄酒协会配合市宣传周主场活动的葡萄酒真假识别宣传,开展葡萄酒品鉴活动。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报道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基本形成了报刊有文章、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专题、手机有信息的全覆盖格局。三是加大倡导诚信建设力度。继续推广双桂坊诚信做食?rdquo;的先进做法,结合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促进食品企业通过开设道德讲堂、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倡导诚信从业风气,普及信用文化知识。开?ldquo;坚守诚信的力?rdquo;主题宣传活动,在《常州晚报》开辟主题宣传专栏,围绕常州市食品行业品牌企业,呈现老品?rdquo;的诚信宗旨、发展沿革、文化传统、经典产品和趣闻轶事,讲述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故事。引领企业走诚信立业的道路。四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和公布了食品投诉举报电话,规范了投诉举报流程,投诉举报处理率达100%。加大了举报奖励制度的宣传力度,推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五是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创建,规范经营,今年创建放心餐饮示范?50家,近百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入常州市放心消费创建先进单位公示名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共治格局正逐步形成、/p>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015年我们将继续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目标,实现调整后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平稳衔接和运行;围绕贯彻实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细化相应的衔接措施,避免职能交叉、防止监管空白,积极探索、构建从源头、生产、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监管链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突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确保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实施食品安全心工程,着力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向常态管理转化,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巩固创建成果。为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建设文明、富裕、和谐常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

  2014?1?6?/p>

【打印此页【/A> 【关闭窗口【/A> 【返回顶部【/A>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 苏ICP?1203853叶br/>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 邮编?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