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觇/a>外文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9/div>
浏览次数9strong>
信息名称9/span>市经信委2013年经信工作总结?014年工作意?/td>
?ensp;?ensp;号:014109453/2014-00009
主题分类9/span>文秘工作??体裁分类9/span>意见??组配分类9/span>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分类9/span>
公开方式9/span>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9/span>常经信办[2014]1叶/td> 发布机构9/span>市经信委
产生日期9/span>2014-01-10 发布日期9/span>2014-01-24 废止日期9span style="color: #333;font-weight: normal;">有效
内容概述9/span>全市经信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现代化建设推进年”活动,现下?013年经信工作总结?014年工作意?/span>
市经信委2013年经信工作总结?014年工作意?/td>

一?01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经信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契机,扎实开展“现代化建设推进年”活动,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工作主线,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0068亿元,增?1.5%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178亿元,增?1.8%

3、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0100亿元,增?2.5%;利?10亿元,增?5%;利?00亿元,增?6.5%

4、完成工业投?541亿元,增?6.7%,其?00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90.9亿元

5、企业技术中心培育。新增国家级2家,省级24家;

6、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超过87,两化融合“十百千”工程累计示范企?4家,试点企业140家,超额完成任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超?00亿元,增长超40%

7、民营经济发展。新增私营企?2800户,新增个体工商?8000户;

8、单位GDP能耗基本完成省下达目标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提振发展信心,实现工业稳定增长

围绕稳增长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开展大走访活动??月份,全市经信系?00多名机关干部?873家规上企业开展了以“送温暖、送政策、解难题、树信心、求发展”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实地了解项目实施、生产经营等情况,摸清企业土地存量和未来投资意向,向企业发放政策汇编1.2万余本,收集?300多家企业反映的各类诉?800多条,汇总分析后,转交各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并分别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完成全?5个工业细分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并对全市轨道交通、汽车、农机、工程机械、智能电网、纺织机械等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企业做强做大、技术改造提出政策建议;编制了《常州市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纲要(2013)》、《常州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2013-2015年)》及《工作方案》,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三是实施挂钩服务。建立委领导和相关处室挂钩服务新兴产业十大产业链、“双百”行动计划的工作机制;选派29名机关干部挂职服务企业一年;选?名中层干部挂职服务“四个西进”。四是营造发展氛围。联合常州广播电视台举办《常州升级》明星企业家高端访谈专题节目;在《常州日报》开辟专栏,宣传特色产业和优秀企业家;召开汽车、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产业链企业专题座谈会,鼓励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稳健运行

一是强化运行分析。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和新增长点的跟踪监测,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密切关注企业发展态势、主要原辅材料价格走势,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全年200个工业新增长点新增产?60亿元以上,确保全市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苏南第二,确保?10”做强工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和入库税收全面完成。二是着力拓展市场。在中央电视?套“朝闻天下”和4套“今日中国”宣传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整体提升常州工业经济形象;借助江苏产品万里行、中小企业博览会、南京软博会、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等展会,提升我市工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加强重大装备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2家企业新产品入?013年常州市智能制造装备重点新产品推广目录(第二批);开展首台套推广应用对接活动,宝菱重工等12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数量全省第一。三是加强产业对接。扶持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常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发展,引导轨道交通企业参与地铁项目建设;承办全省现代农装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对接会,32家企业?50多家配套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参加对接;推动制造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大专院校开展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促进经济合作。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共组?4家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参加新疆、青海、吉林、重庆等省区各种对接活动;认真做好产业援疆,三次组织铸造、电动车等生产企业赴新疆、克州等地产业对接和市场考察,与新疆签订合作项目6个。五是鼓励企业管理创新。全年新增新誉集团、东风农机等2家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10家获得优秀企业;新增省级管理创新中小企?家

3.加快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一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全年完成重大兼并重?0例,涉及金额110亿元以上,其中,江苏金昇股份?012年出?亿欧元并购德国埃玛克后,去年又斥?2.3亿元收购世界纺机巨头欧瑞康;顺风光电30亿元收购无锡尚德电力;丰润集团重组新科空调,实现?倍以上增长。二是强化大企业培育。中天钢铁集团营业收入首超千亿元,新增百亿工业企?家,累计?5家,新增营收首超50亿元企业5家。星级企业达113家,比上年增?1家,其中五星级企?4家,比上年增?家。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戚研所和常发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4家。征集了419项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组织1500多位企业家参?·18先进制造技术成果洽谈会,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4.整合提升存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按照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提升产业层次。优化投资结构,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企业利税增幅始终高于产值增幅,工业转型千企升级五年计划推进落实情况受到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国网检测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的建设,工业设计项目累计合作金额超过5000万元?3件作品获省工业设计大赛金银铜和优秀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吟飞科技成为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三是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立足我市产业现状,围绕整机、整车、终端类产品发展导向,重点培育智能电网、新材料、电子信息、优特钢?个千亿级产业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现代农装、纺织服装等6?00亿元级产业。对41个工业集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遥观钢管产业集聚区新成为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溧阳市被新认定为“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5.加快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加快工业有效投入?3个?10”行动计划工业项目已?2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9.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1.9%,其中波士顿锂离子电池、安川工业机器人等两个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二是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实行重点项目挂钩制度,对列入“双百”行动计划和产业链建设的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保障项目建设的要素供应,促成项目尽快投产。三是向上争取成效明显。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专项,中简科技碳纤维产业化及示范应用等10个项目列入今年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专项;武进不锈和苏晶电子获得工信部“强基工程”政策扶持(全国?4个)。全年争取到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亿元,为历年之最。四是实施央企合作战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拜访中国南车、国网公司、一汽、东风汽车、北汽集团等大企业集团,推动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促成中建材、中节能和五矿集团等20多家央企来我市进行考察对接。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共?6项,其中在建23项,已竣?项,累计完成投资136亿元,列入市考核?个重点项目完成投?1亿元

6.两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初见成效

以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强基础、抓整合、促规范,我市城市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分别被评为?013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和“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全国农村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全省两化融合总结表彰大会在常州召开,我市两化融合工作连?年获得全省先进,常州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在中组部全国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作专题介绍。一是出台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组织编制《常州智慧城市三年行动纲要》,出台《常州市市级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统筹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推进全市重点智慧工程建设;政府免费WiFi上网工程15个区域全面竣工;促进信息消费,市民卡、淘常州、易呼通和中环互联网被认定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试点平台;城乡社区平台被认定为全省4个重大示范项目之一;完?2个智慧社区的建设任务,民生服务公共平台,“网上社区”、“网上村委会”、“村居廉线”的三合一平台覆盖全市所有城乡社区;完成市民卡公司增资扩股,实现市区、溧阳公交卡互通。二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启动智慧企业培育工程,组织专家深入一线辅导,年内培育智慧企业10家,初级智慧企业20家;推进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中小企业“数字体验中心”。三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全年城镇居民网络消费超20亿元,全市电商应用企业和服务企业达到1.7万家,平均网络交易额年增长率?0%,易呼通等骨干企业实现?0倍以上的高速增长。“淘常州”入选国?013年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淘常州”、正昌集团、顶呱呱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成立市电子商务协会,组织各类网络营销和电商创业培训。举办“新动力杯”电子商务创新大赛,营造电商良好发展氛围。四是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增?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00亿元,增长超40%;新增软件认定企?8家,新增软件产品164个;推动市政府与省经信委合作共建“国产云计算产业园”。五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国家试点,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监测统计体系,我市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050个,3G综合覆盖率达?8%,光纤宽带用?23万户,市区光纤覆盖面达到100%,居民用户平均接入速率?-8兆;出台了《关于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通知》,并开展天润园小区试点建设。六是推进信息安全工作。举办首届党政机关信息安全员岗位专业培训班,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机构管理试点工作,搭建信息安全工作联盟,出台《常州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机构管理试点方案》;取得省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专业组第一名和党政机关组省辖市第一名佳绩,信息安全工作保持全省领先

7.强化节能降耗,推进低碳绿色制

强化节能责任目标考核,细化分解节能指标,实施区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核定重点用能企业全年用能指标。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库动态管理,组织实施自愿审核50家,重点跟踪108个节能改造项目,组织申报24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获得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二是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对50家“万家节能行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家节能服务企业获得国家备案。三是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帮助企业申报节能产品目录,目前已有7家企业六大类产品列入国家节能惠民工程推广目录?个产品列入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目录。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15个计划项目,共淘汰铜冶炼3.5万吨、水?00万吨、印?.93亿米、铅蓄电?0万千伏安时、纺?.5万吨;行政性关闭落后小企业12家;推进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关停化工企业37家

8.强化要素保障,有效缓解需求矛

一是做好企业用电保障。针对全?5度以上高温天数达48天的极端气候(创下61年来历史新高),我委精心组织实施“有序用电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区仅对67家高耗能企业实施了应急性错峰限电,既避免了被强行拉停供电线路,又将限电影响降到最低,被省经信委评为?013年度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有功单位”。开展用电服务“零距离”活动,建立重点用电需求项目库,全面梳理市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并全部列入“绿色通道”,主动对接园区、企业用电服务,现场协调解决企业用电问题100多个。加大电力执法力度,解决重要电力用户重大安全隐患19项,梳理全市树线矛盾1180处,并开展专项整治,实现省平安电力创建工作“七连冠”。二是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圆满完成春运组织协调工作,累计发送旅?19.56万人次,被省春运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春运工作先进集体;协调做好电煤运输苏北运河优先过闸工作,保障我市重点电厂生产运营。三是做好融资担保业监管。完成年度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年检工作?0家机构有26家顺利通过,全年担?40亿元,在保责任余?30亿元;实行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托管;为中小企业融资开拓新途径,推?3家中小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

9.优化服务举措,营造良好发展环

一是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三级网络,办好“常州企业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培育224家小微企业进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示范企业?家被认定为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家企业产品入选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二是推进诚信法治建设。制定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开通“诚信常州”网络平台,实现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应用,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开展企业贯标工作,全年创建信用贯标企业288家,信用管理示范企业32家,诚信示范企业12家。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获省表彰,被评为全省工作先进市。倡导企业依法治企,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编印宣传资料60余种,制作宣传展?8块,对我市省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先进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三是精心组织企业培训。举?期工业领军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期工业支柱企业领导力培育研修班,共组?30多位企业高管赴清华等重点院校研修。举?期企业“创新与发展”报告会,开展“三走进”培训活动,为金坛、溧阳两市企业家、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江苏中关村园区企业家等提供培训服务1000人次以上。四是加强无线电通讯安全保障。取缔非法广播电?个、伪基站10个;为亚青会、花博会等重大活动提供无线电通讯安全保障;做好全国性各类考试无线电防作弊保障;我市无管处被评为省先进单位。五是接受禁化武现场核查。顺利通过国际禁化武组织对我市阳城化工、双虎化工、盘固化工等3家企业的现场核查。六是服务民企进入军品领域。全年新增X家民营企业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质、X家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首次开展船舶生产企业条件评价;协助军方采购我市企业高新产品;认真实施军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首次开展武器装备生产科研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考核工作;以溧阳为试点启动了省级、国家级军民共建工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10.抓好队伍建设,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开 “三挂钩”活动。组织开展机关干部挂钩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三挂钩”活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和矛盾。二是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把机关文化建设融入业务工作,深入开展“五大员”和“七不让”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文件活动;开展“学党章知识竞赛”活动。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成基层党支部换届直选,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四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与有关单位和处室签定了执法责任书,做到依法行政责任目标与经济和信息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五是勤政廉政,拒腐防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由委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分别签订《常州市经信?01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日、党风廉政主题宣讲等活动,机关干部廉政勤政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六是主动接受评议。参加《问政常州》、《政风热线》等活动,接受社会评议,并获得好评;在省组织的“四位一体”行风政风民主评议活动中名列前茅

二?014年经信工作意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矛盾:一是产能过剩,市场疲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企业产能发挥明显不足。二是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融资、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刚性成本增加,中小企业增产不增利。三是大项目缺乏,增幅趋缓。新增大项目缺少,单靠企业技改投入难以有超常规发展,经济增幅趋缓。四是结构偏重,能耗难降。我市产业结构历来偏重,15家百亿企业中?2家企业属于高能耗行业。全市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全市规上工业能?7.9%,给节能降耗造成巨大压力?014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一)总体思路

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目标,扎实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为主线,优化存量,优选增量,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为建设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举

1. 全力实施 “双百”计划,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工业转型“千企升级”目标,贯彻落实《常州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一抓组织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二抓政策落实,集中有限市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重点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继续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政策扶持资金。三抓要素保障,会同人社、国土、银行、电力部门保障企业发展需求,打造优良发展环境。四抓监测考核,按产业、区域、年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建立考评机制,做到每月例会、每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评。五抓挂钩服务,对“双百”行动计划重点技改项目实行点对点挂钩制度,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六抓协同推进,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按“建链、补链、强链”思路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智能电网产业链建设,加快创新驱动,培育更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创新型企业

2.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紧扣“重大项目突破年”主题,狠抓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一是鼓励“四新”技术改造。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对现有产能进行技术改造,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5%以上。二是推进项目储备和建设。制定发布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鼓励企业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实施项目挂钩制度,确保全市100项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三是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依托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终端类、整机类项目以及各产业链重点及高端环节创新型企业。四是加强央企对接合作。大力引进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产品高端化、产业链延伸、做强做大和产业辐射带动强的重大项目。鼓励民营企业抓住国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契机,积极对接国防、军工部门,参与军品科研和生产

3.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集聚集约。一是培育规模骨干企业。重点培?00家左右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骨干企业,培育大企业(集团)有新突破;继续抓好200个新增长点企业培育工作,带动产销稳定增长。二是支持鼓励兼并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开展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实现规模裂变,成为竞争优势突出、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团。三是支持发展总部经济。支持企业建立市外、省外、境外生产贸易基地;积极创建国际、国内品牌,与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链延伸、研发、营销网络等方面开展合作,提高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四是加速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鼓励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争取更多小微企业上规模。五是加快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抓好中小企业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示范区等创建工作,提高重点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

4.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实力。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推动产品走向高端。一是加速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动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合作载体建设,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广应用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带动性,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能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产业整体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力争每年有50项新技术、新产品纳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目录。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落实质量强市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自主知识产权,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提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四是支持首台(套)研制应用。加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示范,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鼓励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工程招投标。五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鼓励发展创新的工业设计,发挥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技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5.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信息消费水平。将促进信息消费与智慧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以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培育新兴信息消费示范项目以及拓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突破口,一是继续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以及免费WiFi工程建设,重点做好制度保障,研究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做好政府项目扎口管理,确保全年项目实施依据建设计划执行。三是培育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重点做好市民卡工程、智慧社区和智慧生活服务平台的推广工作。四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智慧企业培育工程,加快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五是拓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展企业“触网”工程,帮助500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大力推进制造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电子商务和特色产业集群电子商务等重点平台的应用。六是电子信息和软件业“规模上台阶”。力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突破2000亿台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破400亿台阶。七是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政府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和系统安全防护水平

6. 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一是强化节能措施。强化目标考核,细化指标分解,实行指标完成情况月度公告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控重点能耗企业,保持对节能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加强节能监测和能源审计;健全节能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二是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积极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推广节能产品,帮助企业申报、推广国家节能惠民工程产品。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督促企业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装置设施,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四是强化行业准入管理。通过严格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推进兼并重组、引导产业转移、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增强企业创新驱动能力等措施,有效“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五是继续开展专项治理。继续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做好环太湖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作

7.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跃升。一是实施新一轮《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向“专、精、特、优、新”方向发展。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三级网络,办好“常州企业在线”电子商务平台。三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和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鼓励企业上市融资、股权交易,继续组织银、企、保融资洽谈活动,切实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构建人才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工业领军企业和工业支柱企业高管研修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扎实开展“三走进”培训活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五是营造依法诚信经营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开展信用贯标和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加强诚信用工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倡导企业依法治企、诚信经营、勇担社会责任,培育一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8.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机关行政效能。一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制定我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深入查摆和解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各项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继续开展挂钩服务企业活动。扎实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走访活动,组织实施委领导和相关处室挂钩服务新兴产业十大产业链和“双百”行动计划工作,继续做好机关干部挂职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深入企业一线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困难和矛盾。三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推行行政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整治“文山会海”,不断提升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四是加强机关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倡廉体系,切实履行好“五大员”和“七不让”服务承诺,打造素质过硬、风清气正的经信干部队伍

2014??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5003616叶/a>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